警惕“表揚”的八大誤區(qū)
教師的工作是以教書育人為根本宗旨的教學工作。教師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以正面引導、表揚為主。
但不少教師由于沒有掌握表揚的技巧,致使表揚的實際功效大打折扣。根據(jù)筆者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我認為要想提高表揚的實效,就應該警惕“表揚”的八大誤區(qū)。
分析:純樸、天真、勤奮、進取是學生的特點,他們具有懲惡揚善、追求真理的天然本性。這種特點與本性,一旦與教師的淵博知識及方法融為一體,便能形成樸實而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在“抗震救災獻愛心”活動中,有甲乙兩生,共捐款240元,其中甲生靠省吃儉用、平時積蓄捐了80元,另一學生是趁奶奶不在家拿了160元。教師該怎樣分別表揚和說教呢?
有些教師喜歡表揚表面化的事情,而忽視那些花大氣力才能奏效的、深層次的事情。這種做法,最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誤解。
因此,教師在表揚學生時,一定要選準內(nèi)容,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再決定表揚的內(nèi)容,這樣對全班學生才會真正起到引導的作用。
分析:學生喜歡物質刺激,更喜歡精神鼓勵。所以,物質與精神相比,精神需求要高于一切。
俗話說,一個好的教師就會有一個好的班級,這話不無道理。要提高整個班級的道德水平,教師必須有崇高的品德,寬闊的胸懷。這樣,才會有激勵學生的機制和方法。
激勵的機制有兩種,一是“德”的激勵,二是“才”的激勵。對德的激勵與才的激勵,在具體操作上應有所不同。
我們知道,單純的物質手段,可在一定限度內(nèi)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但對學生品德的提高卻是非常有限。
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是為了人格的完善,因此,對學生德的激勵必須以“德”崇“德”,根據(jù)學生的高尚行為,進行恰如其分的精神鼓勵。
分析:“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的贊許與表揚,對學生來說,是至高的鼓勵和莫大的驕傲。教師要以情激情、以情動情、以情抒情。情,是一種巧妙的教學藝術。
教師的贊揚——通常分為贊許和表揚兩種,盡管表現(xiàn)的方式有異,但都反映教師的愛心,教師要情懷滿腔,多給學生微笑與愛心。
教師贊許是對學生的某一想法或行為表示稱贊或欣賞,通常以點頭、微笑、鼓掌來表示,以此傳達給學生信心和希望。
而表揚則是一種鄭重的肯定性評價。其形式有:當眾宣布、紅榜張貼、形成文件等。教師的表揚該取何種形式,要根據(jù)情況嚴格把握。
分析:教師表揚學生,體現(xiàn)了教師的熱情鼓勵和殷切期望。表揚必須抓住火候,要選擇最佳時機,以鼓舞學生積極向上。
如果表揚早了,先進者剛起步,大多數(shù)學生卻還沒有意識到。表揚遲了,雖然不會出差錯,但由于工作任務已經(jīng)完成,表揚也是“馬后炮”,這樣的表揚毫無價值。
選擇表揚的最佳時機,最好是在做某一事情時,學生都發(fā)動起來了,這時對某些好人好事進行表揚,這對先進者是鞭策,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鼓動。
分析:教師表揚要掌握分寸。那種不切實際的表揚,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一種傷害。學生表現(xiàn)良好,教師要給予表揚,但贊賞之詞必須實事求是。
所以,教師表揚學生的言語,第一要求正確,不可有錯誤;第二要求準確,不可有歧義;第三要求簡明,切不可啰嗦。
分析:學生天生喜歡成功,教育的本質就在于成功。為激勵學生積極向上,教師要求具有:親切的教態(tài),愛撫的目光,生動的語言,贊賞的微笑,真誠的鼓勵。
分析:表揚不可濫,批評不可無。對正面教育不奏效的學生,教師要給正面批評。但要尊重學生,曉之以理,要避免批評時情緒激動,言辭尖刻,或者婆婆媽媽,浪費時間。
綜上所述,教書育人,提高教師的“表揚藝術”,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教師要時時講科學,事事找規(guī)律;要緊緊抓住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細觀察勤思考,想想算算再行事;要努力提升表揚的質量,別讓“表揚”留下太多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