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另类综合第一页欧美丝袜第一区,亚洲日韩国产线路一,精品久在线精品观看

<small id="tka1k"></small><address id="tka1k"></address>
        1. 
          
          <sub id="tka1k"></sub>

          校務管理 > 市局文件 >

          關于組織選拔中小學生參加全省第十屆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的通知

          作者:      點擊數(shù):

          各縣(市、區(qū))教育局、開發(fā)區(qū)教育中心、市直屬學校、市屬各民辦學校:
            為促進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普及信息技術知識,根據(jù)省教育廳《關于組織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的通知》(皖教秘[2010]3號)文件精神,經(jīng)研究,決定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參加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貫徹執(zhí)行。
             該活動指導思想是:豐富中小學生學習生活,重在過程、重在參與;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該活動由安慶市第十屆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委會領導,具體工作由市電教館承擔。
            該活動具體組織辦法見《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指南》。
            請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及有關教育部門,市直屬學校,認真組織中小學生積極參加此項活動?!半娔X作品評選”材料上報截止日期為2010年3月1日,“電腦機器人競賽”材料上報截止日期為2010年4月1日。
            報送作品的審核與相關材料申報按照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指南要求執(zhí)行。請各單位認真核對各項報送材料,務必在上述時間內(nèi)將參賽作品報安慶市電教館參加全市評比。
            聯(lián)系地止:安慶市高琦巷11號安慶市電教館
            電  話:5572576  5514231—802
            聯(lián)系人:安慶市電教館  王濤   曹躍群
          附件一:第十屆安慶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委會領導成員及辦公室人員名單
          附件二: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指南
           

           

                                       安慶市教育局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第十屆安慶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委會
          領導成員及辦公室人員名單

          組委會領導成員名單:
           主  任:陳   云(市教育局工委書記、副局長)
           副主任:詹根連(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
           王金根(市電教館館長)
           孫  彥(市教研室主任)
           肖  偉(市儀器站站長)


          組委會辦公室成員名單:
          主  任:王金根(市電教館館長)
           副主任:何學忠(市電教館副館長)
           成  員:王  濤(市電教館教研員)
           曹躍群(市電教館教研員)

           

           

          附件二: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
          電腦制作活動指南

          目 錄:
          一、人員范圍
          二、項目設置
          三、“評選類項目”作品分類、相關要求、評選指標及評選辦法
          四、“競賽類項目”項目分類、相關要求及競賽規(guī)則                                                                                                                                                                                                                                                                                                                                                                                                                                                                                                                                                                                                          
          五、獎項設置

          附表1: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推薦作品名單
          附表2:評選類項目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
          附表3: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各市組織單位及聯(lián)系人信息表
          附表4: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機器人競賽參賽名單
          附表5:競賽類項目(組隊)報名表
          附一: 機器人滅火競賽規(guī)則
          附二: 機器人足球競賽規(guī)則

          附四: 通用附則  

           
          一、人員范圍
          全省高中(含職教)、初中、小學的在校學生。
          二、項目設置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簡稱“活動”)內(nèi)容分為“電腦作品評選”(簡稱“評選類項目”)和“電腦機器人競賽”(簡稱“競賽類項目”)。
           “活動”按照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職教組分別設置評選類項目和競賽類項目。
          三、“評選類項目”作品分類、相關要求、評選指標及評選辦法
          (一)“評選類項目”作品分類
          小學組:電腦繪畫、電腦動畫、電子報刊、網(wǎng)頁
          初中組:電腦繪畫、電腦動畫、電子期刊、網(wǎng)頁
          高中組:電腦藝術設計、電腦動畫、網(wǎng)頁、程序設計
          職教組:電腦藝術設計、電腦動畫、網(wǎng)頁、程序設計
          (二)相關要求
          1.主題:探索與創(chuàng)新
          鼓勵廣大中小學生結合學習與實踐活動及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創(chuàng)作電腦作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作品”形態(tài)界定
          (1)電腦繪畫
          運用各類繪畫軟件或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制作完成的繪畫作品。繪畫作品可以是主題性單幅畫或表達同一主題的組畫、連環(huán)畫。表達同一主題的組畫、連環(huán)畫,每件作品不超過5幅。
          創(chuàng)作的視覺形象可以是二維的或三維的,可以選擇寫實、變形或抽象的表達方式。
          作品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運用鼠標或數(shù)字筆模擬手繪效果的,即用一定的技術處理手法,用電腦來模擬手繪效果;也可以是根據(jù)主題,利用數(shù)字化圖形、圖像處理工具對圖像素材的再加工。
          作品的存放格式為JPG;提交的作品中,除上報JPG文件外,如所使用的工具(軟件)有對應的源文件,需一并提交,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的作品,需同時提交PSD文件。
          單純的數(shù)字攝影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作品(JPG格式文件)的大小不得超過20MB。
          (2)電腦藝術設計
          運用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用電腦原創(chuàng)設計制作完成的系列作品(每一系列作品不得超過6幅)??梢允牵荷虡思胺枠酥驹O計、企業(yè)形象設計、產(chǎn)品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景觀藝術設計和工業(yè)產(chǎn)品設計等(注:本屆“活動”不包括廣告招貼設計和室內(nèi)裝飾藝術設計)。
          作品要表達某一特定的主題或目的,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能夠體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設計理念。
          作品應強調對藝術設計中圖形、文字、色彩三大基本元素的綜合表現(xiàn)能力。
          作品的存放格式為JPG;提交的作品中,除上報JPG文件外,還應提交該作品的源文件,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的作品,需同時提交PSD文件。
          單純的電腦繪畫、攝影和動態(tài)的視頻、動畫等不屬于此項作品的范圍。
          作品(JPG格式文件)的大小不得超過20MB。
          (3)電腦動畫
          運用各類動畫制作軟件,通過對角色和場景的繪制、音效處理與動畫制作,運用動畫畫面語言完成的二維或三維的電腦動畫作品。以3D類制作軟件(如3D Max、Maya、Lightwave等)制作的動畫作品屬三維電腦動畫作品。
          動畫作品要表現(xiàn)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和場景要求原創(chuàng),可用漫畫或寫實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主題。
          提交的作品中,除上報播放文件外、還應提交與作品制作軟件相關的源文件和主要角色、場景、背景音樂等原始素材。
          基于數(shù)碼錄像方式制作的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作品(播放文件)的大小不得超過20MB,作品播放時間應在2-5分鐘之間。
          (4)電子報刊(包括電子報和電子期刊)
          運用文字、繪畫、圖形、圖像等素材和相應的處理軟件創(chuàng)作的電子報或電子期刊。應主要以文字表達為主,輔之適當?shù)膱D片、視頻或動畫;應有相應的網(wǎng)址和電子信箱,內(nèi)容的原創(chuàng)成分應達到60%以上。通過網(wǎng)上下載或其他渠道搜集、經(jīng)作者加工整理的內(nèi)容,不屬于原創(chuàng)范疇。
          電子報應該含有報名、報刊號、出版單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數(shù)(一般為8個版面)、導讀欄等報紙所包含的要素(為虛擬的)。在導讀欄中應設置超鏈接。
          電子期刊應有封面、封底、目錄頁和刊名、刊號、主辦單位、主編和編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為虛擬的)。除封面和封底外應有不少于8頁的正文頁。在目錄欄中應設置超鏈接。
          作品(含其中所鏈接的所有獨立文件)大小不超過50MB。
          (5)網(wǎng)頁
          使用HTML語言或網(wǎng)頁制作工具編制的、闡釋某個主題或傳遞某類專題信息的網(wǎng)頁作品,一般在20個頁面以上。
          網(wǎng)頁作品應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字技術開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征。網(wǎng)頁內(nèi)容要緊密結合作者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避免簡單的資料堆砌。
          在水平分辨率為1024(或以上)像素的顯示屏上瀏覽時,頁面保持整齊、美觀。
          網(wǎng)頁作品(非壓縮文件)的大小不超過50MB。
          (6)程序設計
          以各種計算機程序語言編寫的程序軟件??梢允枪芾硐到y(tǒng)類軟件、工具類軟件、輔助學習類軟件和益智游戲類軟件等。
          作品要具有較為明確的設計思想、貼近作者學習生活、并可為社會應用和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
          制作完成并提交的作品必須編譯成可執(zhí)行程序,原則上應配有相應的安裝和卸載程序(可直接運行、免安裝的軟件除外),應能實現(xiàn)順利、直接地安裝和運行。
          提交的作品中,需同時附有該作品的源程序代碼清單(TXT文本格式,并加上相應的注釋)、程序的流程圖和操作使用說明(幫助文檔)。
          3、作品制作
          (1)中小學生應獨立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并自己動手實現(xiàn)創(chuàng)作,指導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膯l(fā)和技術指導,但不能直接動手幫助完成作品制作。
          (2)小學組、初中組每件作品最多報2名作者,高中組、職教組每件作品限報1名作者;每個作者限報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報1名指導教師。超過限額報送的作者、作品、指導教師名單在評選前將被隨機刪除。
          (3)作品中不能以作品以外的任何網(wǎng)站或網(wǎng)頁內(nèi)容的鏈接方式作為本作品的內(nèi)容。
          (4)網(wǎng)頁作品或網(wǎng)頁形式的電子報刊作品的各級目錄(文件夾)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須采用英文小寫字母。
          4、作品報送
          各市教育局以市為單位報送“評選類項目”作品,每市限額推薦48件(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職教組分別限額推薦12件)作品參加全省評選,必須于2010年3月9日前(以郵戳為準)報送到安徽省電化教育館。報送作品與相關材料的目錄如下:
          ⑴推薦參評作品與電子文檔材料
          電子文檔材料包括:
          ①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推薦作品名單(附表1)
          ②評選類項目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附表2正面與背面)
          ③各市“活動”組織單位及聯(lián)系人信息表(附表3)
          ④各市組織“活動”工作情況小結。(1000字以內(nèi))
          ⑤作者的電子照片
          推薦參評作品與電子文檔材料應確保能良好運行,無病毒??蓮摹鞍不战逃Y源中心”(www.ahedu.cn)網(wǎng)站下載空白附表的電子文檔輸入內(nèi)容,不得以拍攝或掃描文字材料的方式報送附表電子文檔。
          各市的推薦參評作品和附表等電子文檔材料按下述文件夾形式集中刻錄光盤(一式兩份): 根目錄名稱為“2010年第十屆中小學電腦作品庫;二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小學、初中、高中、職教;三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電腦繪畫、電腦動畫、電子報刊、網(wǎng)頁、程序設計、電腦藝術設計;四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參評作品名稱。四級文件夾內(nèi)應包含該作品及其源文件和素材(根據(jù)“作品形態(tài)界定”中的具體要求 )、與該作品對應的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附表2)、作品作者的電子照片等內(nèi)容。 ①、③、④三項電子文檔都放在根目錄下。
          ⑵文字材料
          ①第九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推薦作品名單(附表1)
          ②有作者本人親筆簽名的評選類項目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附表2正面與背面)
          ③各市“活動”組織單位及聯(lián)系人信息表(附表3)
           “推薦作品名單”與“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必須蓋市級教育部門章,兩表中的所有欄目都必須填寫清楚、完整、準確,相關內(nèi)容必須一致,且與光盤中對應的電子文檔內(nèi)容一致。每件作品填寫一份“推薦作品登記表及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請各市認真核對各項報送材料,凡未按上述要求報送材料的作品將被取消參評資格。
          5、參評作品資格審定
          ⑴有明顯政治原則性錯誤或科學常識性錯誤的作品,取消該作品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
          ⑵嚴格杜絕弄虛作假的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取消該作品參評或獲獎資格。
          ⑶已經(jīng)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在媒體上發(fā)布過的作品、已參加過全國性或全省性的比賽、評選的作品不參加本次評選活動。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取消該作品參評或獲獎資格。
          (三)評選指標及評選辦法
          1.評選指標
          (1)思想性、科學性、規(guī)范性(28分)
          內(nèi)         容 分值
          主題明確,內(nèi)容健康向上,能科學、完整地表達主題思想 10
          內(nèi)容切合作者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8
          文字內(nèi)容通順,無錯別字、繁體字;作品的語音媒體應采用普通話,除特殊需要不得采用方言 5
          所有非原創(chuàng)素材及內(nèi)容應注明來源和出處 5
          (2)創(chuàng)造性(27分)
          內(nèi)         容 分值
          主題表達形式新穎 6
          內(nèi)容創(chuàng)作注重原創(chuàng)性 10
          構思巧妙、創(chuàng)意獨特 6
          具有想象力和個性表現(xiàn)力 5
          (3)藝術性(25分)
          電腦繪畫
          內(nèi)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8
          準確運用圖形、色彩等視覺表達語言,處理好畫面空間、明暗,具有形式美感 10
          構圖完整、合理,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組畫作品前后意思連貫 7
          電腦藝術設計
          內(nèi)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 8
          設計意識獨特,畫面空間和諧,系列作品前后意思連貫 12
          表現(xiàn)形式美觀、新穎、準確,具有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易于理解和接受 5
          電腦動畫
          內(nèi)         容 分值
          能運用圖形、色彩、空間、動作、音效等視、聽覺元素表達內(nèi)容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審美情趣和故事情節(jié) 8
          角色形象有特點、有性格,場景符合情節(jié)的需要,動畫語言生動、引人入勝 7
          音效與主題風格一致,具有藝術感染力 5
          前后意思連貫,構圖完整、畫面美觀、色彩和諧 5
          電子報刊
          內(nèi)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8
          版面設計簡潔、明快,圖文并茂,前后風格協(xié)調一致 10
          封面、封底和報頭的設計突出主題 7
          網(wǎng)頁
          內(nèi)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制作水平 8
          完美運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主題,有感染力 10
          界面美觀、布局設計獨到,富有新意                                  7
          程序設計
          內(nèi)         容 分值
          完美運用有關形式表現(xiàn)主題,有實際意義 15
          界面美觀、布局合理,設計富有新意 10
          (4)技術性(20分)
          電腦繪畫
          內(nèi)         容 分值
          選用制作軟件和表現(xiàn)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準確、適當、簡潔 12
          電腦藝術設計
          內(nèi)         容 分值
          選用制作軟件和表現(xiàn)技巧準確、恰當 8
          技術運用準確、適當、簡潔,視覺表現(xiàn)效果好 12
          電腦動畫
          內(nèi)         容 分值
          選用制作軟件和表現(xiàn)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準確、適當、簡潔 6
          畫面播放流暢,視聽效果好 6
          電子報刊
          內(nèi)         容 分值
          選用制作軟件和表現(xiàn)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準確、適當、便于閱讀 6
          結構清晰,導航和鏈接無誤 6
          網(wǎng)頁
          內(nèi)         容 分值
          選用制作軟件和表現(xiàn)技巧恰當 8
          技術運用準確、適當、簡潔 6
          人機交互方便,結構清晰,導航和鏈接無誤 6
          程序設計
          內(nèi)         容 分值
          算法簡捷,思路清晰,方法獨特 8
          兼容性好,維護方便,易于安裝和卸載 6
          使用方便,人機交互好 6
            2、評選辦法
          (1)技術測試:包括參評資格審定、作品安裝和運行測試等,通過技術測試的作品提交專家評審。
          (2)專家評審:“活動”組委會組織專家按照評選指標并結合“作品形態(tài)界定”中的要求對推薦作品進行評選,初步確定獲獎作品及其獲獎等級,并確定推薦參加全國評比的作品。擬獲獎的作品將于2010年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在“安徽教育資源中心”(www.ahedu.cn)網(wǎng)站上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3)現(xiàn)場面試:“活動”組委會組織擬獲一、二等獎作品的作者參加面試。參加面試的作者將根據(jù)現(xiàn)場命題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使用電腦獨立完成命題作品的制作。評審組專家現(xiàn)場審議、評價其使用電腦及相關制作工具軟件的熟練程度,報“活動”組委會審定以最終確定其作品是否獲獎及獲獎等級。
          “活動”組委會將在面試現(xiàn)場提供有關電腦設備、常用制作工具軟件和部分素材資源。
          四、“競賽類項目”項目分類、相關要求及競賽規(guī)則
          (一)項目分類
          小學組:機器人滅火、一對一機器人足球、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競賽
          初中組:機器人滅火、二對二機器人足球、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競賽
          高中組:機器人滅火與搜救、二對二機器人足球
          職教組:機器人滅火與搜救、二對二機器人足球
          (二)相關要求
          1、報名事項
          ⑴ 機器人滅火項目:各市按不同學段組別限額報2個隊,每隊限報1名隊員。
          ⑵ 機器人足球項目:各市按不同學段組別限額報2個隊,小學組每隊限報1名隊員,初中組、高中組和職教組每隊限報2名隊員。
          ⑶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競賽項目:各市按小學組、初中組分別限額報2個隊,每隊限報2名隊員。
          ⑷ 每位選手限報名參加1個隊,每隊限報1名指導教師。
          ⑸各市同組別、同項目的兩個參賽隊不能選自同一所學校。
          ⑹各市教育局以市為單位于2010年4月15日前(以郵戳為準)報送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機器人競賽參賽名單(附表4)和競賽類項目(組隊)報名表(附表5)到省電化教育館(市級教育部門須簽章),并同時以電子文檔形式報送參賽名單(附表4)、(組隊)報名表(附表5)以及各參賽隊的隊員照片、機器人照片和機器人“創(chuàng)作說明”(包括設計方案和編程思路等)。電子文檔由各市集中刻錄光盤,各隊的電子文檔分別放在各自的文件夾中(參考“評選類項目”報送作品的文件夾形式)?!皠?chuàng)作說明”等資料將于競賽結束后公開,供各地中小學生交流與學習。
          2、競賽時間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機器人滅火競賽、機器人足球競賽和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競賽將于2010年5月在合肥市舉行,具體時間與地點另行通知。
          3、競賽場地及器材
          對中小學生參加競賽所用的機器人產(chǎn)品及其廠家不做限制,符合“機器人”定義概念的各類機器人產(chǎn)品均可參加競賽活動(機器人的重量、尺寸、形狀等參數(shù)應符合“競賽規(guī)則”中的規(guī)定)。
          參賽所需器材(機器人、計算機及程序軟件)由參賽選手自備。
          競賽場地及其它相關器材由“活動”組委會提供。
          (三)競賽規(guī)則
          機器人滅火競賽規(guī)則(附一)
          機器人足球競賽規(guī)則(附二)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競賽規(guī)則(附三)
          通用附則(附四)
          五、獎項設置
          1、個人榮譽獎項
          “評選類項目”按照學段組別和項目類別分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10名。
          “競賽類項目”按照學段組別和項目類別分設:一等獎2名(冠軍、亞軍)、二等獎2名(季軍、第四名)、三等獎4名(第五至第八名)。
          注:獲獎名額將根據(jù)全省實際報送作品數(shù)量和參賽代表隊數(shù)目適當調整。
          為獲獎作者(選手)和他們的指導教師頒發(fā)榮譽證書。
          2、組織榮譽獎項
          設市級教育部門“最佳組織獎”10個。按各市獲獎積分值由高到低排序,前10名獲“最佳組織獎”。獲獎積分值計算方法為:一等獎數(shù)×7 + 二等獎數(shù)×4 + 三等獎數(shù)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組織委員會
                                                           2010年1月

          附表1: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推薦作品名單

          市名:
          序 組別 項目 作品名稱 作者姓名 學籍所在學校、年級 指導教師
                
                
                
                
                
                
                
                
                
                
                
                
                
                
                
                
                
          注:請務必用Excel填寫表格,并提交電子文檔。
          附:
          參加本屆“活動”評選類項目的中小學??倲?shù):       所,約占全市中小學校總數(shù):     %;
          參加本屆“活動”評選類項目的中小學生總數(shù):     萬人,約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shù):     %      (學校名稱按單位公章填寫)                               
          市級教育部門簽章 :
          2010年   月    日
          附表2(正面)
          作品編號 
          盤   號 
                                            (以上由組委會填寫)
           “評選類項目”推薦作品登記表
          (市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省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作品名稱  作品大小 MB

          項目名稱 小學    □電腦繪畫   □電腦動畫     □電子報刊    □網(wǎng)頁
           初中    □電腦繪畫   □電腦動畫     □電子期刊    □網(wǎng)頁
           高中    □電腦藝術設計  □電腦動畫(二維)  □電腦動畫(三維)
          □網(wǎng)頁  □程序設計
          作者姓名 性別 身份證號碼*  學籍所在學校(按單位公章填寫)和年級
             
             
          指導教師姓名 性別 職務/職稱 所在單位(按單位公章填寫)
             
          學校地址  郵政編碼 
          電子郵箱                   @ 聯(lián)系電話 (  )-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議粘貼電子版,與此表一并打?。?BR>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議粘貼電子版,與此表一并打印)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
          我(們)在此確認上述作品為我(們)的原創(chuàng)作品,不涉及和侵占他人的版權或著作權。
          我(們)同意“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委會”使用我(們)的作品并將其制作成《2010年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優(yōu)秀作品集錦》出版。
          *注:未滿16周歲中小學生,按戶口本上的身份證號碼填寫。
          作者簽名(不得打印或代簽):1.            2.           
                                          2010年   月   日
          附表2(背面)
          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

          創(chuàng)作思想(解釋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創(chuàng)作過程(解釋運用了哪些技術或技巧完成主題創(chuàng)作,哪些是得意之處)
          原創(chuàng)部分(列明哪些部分屬自己原創(chuàng))
          參考資源(詳細列明參考或引用他人資源的出處)
          制作用軟件及運行環(huán)境
          報送材料清單(作品及源文件等)
          其他說明(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作者簽名(不得打印或代簽):1.            2.           
                                          2010年   月   日
          附表3: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
          各市組織單位及聯(lián)系人信息表


          市名:

          組織單位名稱 
          聯(lián)系人  職務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lián)系電話  手機 
          電子信箱  傳真 

                        市級教育部門簽章:
                                                      2010年   月    日

           

           

           


          附表4:
          第十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活動
          機器人競賽參賽名單
          市名:              
          組別 參賽項目 隊員姓名 性別 學籍所在學校和年級 指導教師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滅火    
           1對1機器人足球    
           1對1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
                --智能交通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
                --智能交通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滅火    
           2對2機器人足球    
               
           2對2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
               --智能交通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
               --智能交通    
               

          中  機器人滅火與搜救    
           機器人滅火與搜救    
           2對2機器人足球    
               
           2對2機器人足球    
               

          教 機器人滅火與搜救    
           機器人滅火與搜救    
           2對2機器人足球    
               
           2對2機器人足球    
               

          參加本屆“活動”競賽類項目中小學??倲?shù):       所,約占全市中小學??倲?shù):       %
          參加本屆“活動” 競賽類項目中小學生總數(shù):      萬人,約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shù):      %

          市級教育部門簽章:           2010年   月    日
          附表5

          “競賽類項目”(組隊)報名表
            (市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省級教育部門審核簽章)             
          (每隊填寫一表)
          省份 
          參加項目 小學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   □機器人場地任務挑戰(zhàn)賽(測試賽)
           初中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智能交通   □人型機器人全能挑戰(zhàn)賽(測試賽)
           高中   □機器人滅火                   □機器人足球 
                 □機器人籃球
          隊員姓名 性別 身份證號碼* 學籍所在學校(按單位公章填寫)和年級
             
             
          指導教師姓名 性別 職務/職稱 所在單位(按單位公章填寫)
             
          聯(lián)系地址  郵政編碼 
          電子郵箱 @ 聯(lián)系電話 (   )-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議粘貼電子版,與此表一并打印)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議粘貼電子版,與此表一并打?。?/P>

          隊員姓名: 隊員姓名:
          我(們)在此確認上述電腦機器人編程是我(們)原創(chuàng)構思并編寫,不抄襲他人。我(們)同意“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委會”將“創(chuàng)作說明”等資料于競賽結束后公開,供大家交流與學習。
          *注:未滿16周歲中小學生,按戶口本身份證號碼填寫。
          隊員簽名(不得打印或代簽):1.          2.                              
          2010年   月   日
          附一:
          機器人滅火競賽規(guī)則

          一、任務
          機器人滅火是模擬現(xiàn)實家庭中機器人處理火警的過程。
          制作一個由計算機程序控制的機器人,在一間模擬平面結構的房間里運動,找到一根代表房間里火災點的正在燃燒的蠟燭并盡快將它撲滅。

          二、標準
          1.模擬房子平面結構和特性
          競賽場地平面結構示意圖見《規(guī)則附圖》。示意圖中的尺寸供練習和實踐時參考,競賽場地的實際尺寸與示意圖給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許有1cm范圍內(nèi)制作誤差。
          模擬房間的墻壁高33cm,材質為木板。墻壁為白色。競賽場地地板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地板允許有接口,接合處平整并為同樣的黑色。有一些機器人可能采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物質來撲滅蠟燭火焰,所以當每一場競賽后應清理場地。不保證每一個機器人在該次競賽過程中,地板都能保持完全黑色。
          競賽場地模擬房間里的整體地面是水平的,沒有斜坡和樓梯。場地平整度要求:在不連續(xù)區(qū)域小于0.3cm水平誤差。
          房間所有走廊和門框的寬度均不小于46cm。門框上沒有門,在門框所在地面上用一條2.5cm寬的白線表示房間入口和門,白線本身的面積屬于房間內(nèi)的區(qū)域。
          機器人必須從競賽場地中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中開始啟動,如示意圖中標有“H”的正方形,代表起始位置。實際競賽場地并不標記“H”。
          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為30cm×30cm邊長,正方形的對角線交點將設在46cm走廊的縱向中心線上。
          參賽選手可以用一些裝置來校正機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置。一旦啟動,它可以在競賽場地中向所希望的橫向或縱向運動。
          2.場地照明
          競賽場地周圍的照明根據(jù)比賽實際場地條件確定。
          參賽者在競賽前將有時間了解場地及周圍環(huán)境燈光。競賽期間的照明條件是相對穩(wěn)定不變的。機器人滅火競賽的挑戰(zhàn)性特點之一就在于機器人應能夠在一個含不確定照明、陰影、散光等實際情況的環(huán)境中運行。
          3.機器人
          機器人整體外形尺寸在靜止和運動狀態(tài)下,都應保持在30cm×30cm×30cm之內(nèi),包括機器人的觸角、探測物及裝飾物,機器人的觸角、探測物及裝飾物均屬于機器人的一部分。
          對機器人的重量、制作材料、產(chǎn)品型號等不作限制。
          4.蠟燭
          蠟燭的火焰代表房間內(nèi)機器人試圖找到并撲滅的火源?;鹪吹幕鹧嫖恢糜行Ц叨龋ㄖ富鹧娴撞烤鄨龅乇砻娴木嚯x)在15cm至20cm之間,火焰本身高度將控制在2cm至3cm之間。否則,將會調整或更換蠟燭。
          蠟燭是直徑1-2cm的白蠟燭。
          當蠟燭的火焰位置在上述的有效高度范圍內(nèi),機器人啟動之后,不管此后蠟燭火焰具體高度是多少,要求機器人能發(fā)現(xiàn)火焰。
          蠟燭被安裝在一個7cm(長)×7cm(寬)×3cm(高)的半光澤黃色的木質基座上。
          5.傳感器
          在沒有與其他規(guī)則和規(guī)范有抵觸的情況下,對傳感器的型號沒有限制。
          6.家具
          競賽場地內(nèi)有一件模擬家具。由抽簽確定房間號之后,這件模擬家具將擺放在該房間的示意位置。機器人可以接觸模擬家具。模擬家具是一個不大于12cm直徑的半光澤黃色的圓柱,柱高30cm、重大于3公斤。

          三、規(guī)則
          1.機器人運行
          機器人一旦啟動必須在沒有參賽選手的干預下自動控制,即:機器人必須是由計算機程序控制,而非人工現(xiàn)場控制。
          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可以碰撞或接觸墻壁,但是在事先和運行過程中均不能標記和破壞墻壁。當機器人經(jīng)過競賽場地時不能把任何東西留在后面,并且不能在競賽場地留下任何可以幫助它運行的標記。如果裁判認為機器人編制的程序是在故意沖撞競賽場地(包括墻壁和模擬家具),該機器人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或成績。
          機器人搜救:在高中組比賽中,將列入搜救模式及回家模式。
          機器人滅火后才能進行搜救。
          搜救對象放在火源房間中。在房間中靠墻壁,有一條內(nèi)側直徑為15cm、半圓形、寬2.5cm的白線,搜救對象是一個位于半圓圓心位置的白色豎立的膠卷盒。機器人在進入白圈后,必須做出搜救動作,拾起膠卷盒(完全離開地面)并離開房間才算作有效搜救。在“回家”途中如果搜救對象沒有被攜帶或中途丟失,則判回家模式失敗。
          2.熄滅蠟燭
          機器人不能運用任何破壞性的或危險的方法來撲滅蠟燭。它可以運用水、空氣、CO2等物質,或者使用機械方式,但是禁止使用任何危險的或可能破壞競賽場地的方法或物質。比如,不能通過燃放爆竹產(chǎn)生沖擊來使蠟燭熄滅,也不能通過碰倒蠟燭而使蠟燭熄滅。
          蠟燭在燃燒時不允許被撞倒,否則,按未完成滅火任務處理。如果機器人在進行滅火動作的過程中碰撞蠟燭,機器人運行成績?nèi)匀挥行А?BR>機器人撲滅蠟燭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雜物,例如:水、發(fā)酵粉、生奶油等遺留物,將在該次競賽之后的間歇時間由裁判進行清理。
          機器人在開始滅火動作時,必須完全進入蠟燭所在房間(即:機器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全部越過房間門口地面的白線,而不是在線外或者踩在線上),并且機器人必須有部分或全部到達距離火焰30cm的圈以內(nèi)。
          3.蠟燭位置
          由抽簽確定房間號,蠟燭將擺放在該房間的示意位置。在機器人所經(jīng)歷的三次比賽中,蠟燭不會放在相同的房間里。
          4.傳感器
          禁止參賽選手在模擬房間的墻面或地面放置任何標記、“燈塔”或反射物來幫助機器人導航。
          競賽場地周圍燈光可能是具有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的光源,如果機器人使用光傳感器找蠟燭或探測墻壁和模擬家具,設計者應采取措施避免這些光源對它的影響。
          5.安全
          如果現(xiàn)場裁判認為機器人的行為對人員或設備有危險或可能有危險,可以隨時終止競賽。參賽機器人不能使用任何易燃易爆物質。

          四、競賽
          1.競賽方式
          (1)在小學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不采用回家模式。
          (2)在初中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必須采用回家模式。
          (3)在高中組競賽中,蠟燭將隨機放在四個房間中,完成滅火任務之后,須完成搜救模式和回家模式。
          2.競賽順序
          參賽選手和所制作的機器人通過抽簽確定參加競賽的先后次序。
          競賽順序一旦排好不再改變。因每輪所有參賽隊完成競賽所需時間的不確定,每一輪競賽開始的時間不固定。
          所有機器人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比賽。在所有機器人第一輪比賽結束后再開始下一輪的比賽。
          在兩輪比賽之間,參賽選手可以調整和修理機器人,但不允許更換機器人。
          前一個機器人比賽時,后一個參賽選手應做好準備,等待裁判員點錄。
          每個隊員有2分鐘時間進入賽場準備,準備工作完畢后示意裁判。2分鐘內(nèi)沒有準備好的機器人將喪失這一輪比賽資格并被記錄為一次無成績,但不影響參加下一場比賽。
          隊員進入比賽場地,進行2分鐘調試和適應場地后,由隊員將機器人放置在起始位置,并將啟動方法告知裁判。然后抽簽確定任務房間(應使三輪比賽抽出的房間號不相同),再由裁判員啟動機器人。

          3.時間限制
          機器人需在3分鐘內(nèi)找到并熄滅蠟燭。在3分鐘之后仍未撲滅蠟燭火焰,裁判將終止該參賽選手及機器人的該輪比賽,滅火成績按照3分鐘記錄。
          對于初中組比賽,機器人回家模式的最長時間是4分鐘。熄滅蠟燭后開始計時,超過限定時間仍未完成回家任務的機器人,裁判將終止該輪比賽?;丶視r間按照4分鐘記錄。
          對于高中組比賽,機器人要求依次完成滅火、搜救和回家任務。搜救時間從熄滅蠟燭開始計時,直到機器人拾取了搜救對象,并且離開蠟燭和搜救對象所在的房間時為止。搜救模式的最長時間為3分鐘。如果機器人3分鐘內(nèi)沒有完成搜救任務,裁判將終止比賽。搜救成績按照3分鐘記錄,同時按照4分鐘來記錄回家成績。
          回家模式從機器人離開搜救對象所在房間開始計時,直到機器人回到“家”為止,機器人回家模式的最長時間是4分鐘,超過這個時間,裁判將終止比賽,按4分鐘記錄成績。
          4.停表
          僅在兩種情況下停表: 
          (1)超出相應任務最大時間限度;
          (2)隊員請求停表終止本輪比賽,記錄為一次無成績。
          5.本輪比賽終止
          比賽中由于各種情況沒有完成所有規(guī)定任務而提前結束的比賽,稱為比賽終止。

          五、評分標準
          1.得分
          (1)每輪得分=實際時間×啟動模式系數(shù)×房間系數(shù)×搜救系數(shù)(高中組)×回家系數(shù)(初中、高中組)。
          (2)在本次競賽中,每個參賽選手有三輪比賽機會。最終成績?nèi)∪蔚梅种袃纱魏玫牡梅窒嗉雍蟪艘钥煽啃韵禂?shù)。
          對于所有機器人滅火競賽,得分越低,成績越好。

          2.運行模式
          (1)標準啟動:機器人靠人工按鈕啟動。標準啟動模式得分系數(shù)是1.0。
          (2)聲音啟動:機器人不是由人工按按鈕來啟動,而是接收到聲音信號后啟動為聲音啟動模式。裁判員通過聲音信號來啟動機器人。
          如該機器人因檢測到干擾的噪聲而被錯誤啟動,可重新啟動機器人。
          裁判員發(fā)出一次聲音信號后,機器人在5秒鐘之內(nèi)未啟動,視為該輪比賽結束。比賽中的發(fā)聲器由參賽隊員自備。
          聲音啟動模式的得分系數(shù)是0.9。
          (3)搜救模式:高中組的機器人必須在熄滅蠟燭以后,開始進行搜救。機器人在開始搜救前,將搜救對象吹出、撞出或帶出搜救區(qū)域(搜救區(qū)域是指以搜救對象為圓心、內(nèi)側直徑為15cm、由寬2.5cm的白線所圍成的半圓形區(qū)域),搜救模式失敗,本輪比賽結束;機器人拾起搜救物后,在行走過程中,搜救物掉落,搜救模式失敗,本輪比賽結束;機器人走出搜救對象所在房間,但未能攜帶搜救對象或超過規(guī)定搜救時間,搜救模式失敗,本輪比賽結束。
          搜救模式成功后,搜救系數(shù)是0.6。
          (4)回家模式:分別要求初中組完成滅火任務后,高中組完成滅火和搜救任務后,才能回“家”,即:回到代表起始位置的區(qū)域內(nèi)。在回家路上不能進到任何房間里,進入房間的判斷標準是機器人全部越過白線進入房間?;丶彝局羞M入房間的機器人判定為回家失敗。
          機器人的任何一部分進入代表起始的位置內(nèi),并停止運動,就認為機器人完成回家模式。如果機器人進入起始位置而未停止動作,不能算完成回家模式。
          如果機器人沒有回到起始的位置內(nèi)或回家時間超過4分鐘,該機器人就不能被視作完成了回家模式。
          回家模式成功后,回家系數(shù)是0.8。
          3.房間系數(shù)
          為了使競賽更具真實性及鼓勵創(chuàng)造更聰明的機器人,增加競賽過程的不確定性,減少運氣成分的影響,引入了房間系數(shù)。
          每一輪競賽中,機器人找到蠟燭前搜索的房間越多,房間系數(shù)值越小,得分越少,成績越好。
          (1)搜索1個房間,房間系數(shù)為1.0
          (2)搜索2個房間,房間系數(shù)為0.75
          (3)搜索3個房間,房間系數(shù)為0.50
          (4)搜索4個房間,房間系數(shù)為0.30
          機器人按什么順序搜索房間不作要求。計算房間系數(shù)的前提是機器人在完成滅火任務前搜索了幾個房間。沒有完成滅火任務不計算房間系數(shù)。
          機器人需全部越過門框白線進入房間內(nèi)才能視作機器人搜索了該房間。重復搜索同一個房間,房間數(shù)不被重復計算。
          4.實際時間
          實際時間為比賽結束裁判員停表時間。
          實際時間包括滅火時間、搜救時間(高中組)和回家時間(初中、高中組)的總和。
          如果沒有完成滅火任務,滅火時間按照3分鐘記錄成績;如果沒有完成搜救任務,搜救時間按照3分鐘記錄成績;如果沒有完成回家任務,回家時間按照4分鐘記錄成績。
          滅火時間定義為:從裁判員啟動機器人開始計時到蠟燭火苗被有效熄滅為止。
          搜救時間定義為:從蠟燭火苗被熄滅開始計時,到機器人完全離開搜救對象所在房間為止。以機器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完全越過房間的白線作為判定機器人離開房間的標準。
          回家時間(初中組)定義為:從蠟燭火苗被熄滅開始計時,到機器人回到代表家的白色區(qū)域中,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止。
          回家時間(高中組)定義為:從機器人離開搜救對象所在房間開始計時,到機器人回到代表家的白色區(qū)域中,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止。
          5.可靠性
          滅火機器人的可靠性是指三次指定任務都成功。三次指定任務都成功的可靠性系數(shù)為0.9,其他情況為1.0。


           
          六、場地平面示意圖
          單位:cm
           

          圖中紅色為火焰所在位置,藍色為家具所在位置,黃色為搜救對象所在位置。抽中房間后,蠟燭(火焰)、家具和搜救對象按照圖中所示位置擺放。小學組和初中組的場地沒有搜救標識。每個房間都將保留標識火源的白線。

          七、通用附則(見附四)

           

           
          附二:
          機器人足球競賽規(guī)則
          該規(guī)則同時適用2對2和1對1對抗賽,不同之處有注明。小學組為1對1比賽,初中組和高中組為2對2比賽。
          一、競賽場地及設備標準
          1.場地(內(nèi)側):長240cm,寬160cm, 高18cm。
          2.墻壁:場地邊界有墻壁(包括球門區(qū))。墻壁高為18cm, 墻壁內(nèi)側為黑色(啞光),其中球門內(nèi)側為白色。
          3.球門:球門位于場地底線的中間,寬60cm,深15cm。
          4.基板:球場鋪有一張綠色膠毯(壓延墊卷材,材料:PVC,鉆石紋),盡量保持平整和水平。
          5.球門區(qū):從球門線兩端向中場延伸20cm的矩形區(qū)域。
          6.點球位:兩個半場內(nèi)距球門線中點垂直距離60cm處。
          7.開球點:球場中央點。
          8.中場線:經(jīng)過球場中央點,平行于球門線的貫穿球場的線。
          9.墜球點:經(jīng)過點球位,與中場線平行,形成2條線;再將球場縱向4等份,形成3條線。這樣,包括中場線在內(nèi)的6條線所形成的9個交點即為墜球點(在競賽場地中墜球點沒有明顯標志)。
          10.照明:為室內(nèi)照明燈光。
          11.機器人:所有機器人的體積(包括靜止和比賽狀態(tài)),其正常置放的垂直投影面積必須是在直徑22cm(含)范圍之內(nèi),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1.6kg(含)以下。
          機器人(形成三面包圍球體的)踢球裝置的控球深度最大為3cm。以突出的兩點之間成一水平連線中任一點垂直到機器人邊沿的直線距離計算。
          12.足球:直徑9cm,重160±5g。是一個內(nèi)部裝有電池與小電珠的透明發(fā)光球(波長范圍為810-700nm;光幅射密度為單個150Lm;光線直接、均勻地覆蓋球面,且無盲點)。
          二、名詞定義解釋
          1.出界球:足球(越過墻壁)被機器人踢出球場外。
          2.進球:足球的中心(即球的1/2以上)越過球門線且非出界球,即為進球。
          3.死球:足球被機器人和墻夾在中間無法移動、或被多個機器人包圍卡住不動超過5秒鐘時,則為死球。
          4.比賽中斷:
          ⑴ 比賽過程中,在20秒內(nèi)沒有任何機器人觸到球,而且看上去沒有機器人將會觸到球,為比賽中斷。
          ⑵ 比賽中,因比賽用足球發(fā)生不亮或破裂等情況而更換足球時,為比賽中斷。
          5.墜球:當發(fā)生死球或比賽中斷時所采用的繼續(xù)開始比賽的方式。
          6.任意球:發(fā)生犯規(guī)判罰、出界球、點球未中時所采用的繼續(xù)開始比賽的方式。
          7.持球:機器人在帶球運動時球不產(chǎn)生著地轉動,則為持球。
          三、競賽規(guī)則
          1.賽前準備
          各參賽隊應根據(jù)競賽時間安排,提前半小時進入競賽區(qū)域,做賽前檢查及準備調試。競賽開始前,每個機器人需要接受檢錄員的檢錄,以確證它們符合上述規(guī)范。比賽過程中機器人若有修改或更換電池也需符合上述規(guī)范。檢查時,機器人大小以其最突出部位為準,即最長點為計算點。不符合規(guī)則的機器人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2.機器人
          機器人本身及其裝飾物不能對競賽有任何影響。機器人裝置不能“占據(jù)”足球,從而影響球的運動。守門機器人在外觀上必須與其他上場機器人有所區(qū)別。禁止使用無線或紅外線裝置等進行遙控,禁止參賽選手在墻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燈塔”或反射物等來幫助機器人導航。每次比賽半場的開始、每次暫停后應由裁判指示參賽者來激活機器人。
          檢錄時,每隊最多可帶4個機器人。
          3.猜邊
          參賽雙方用投幣方式選定開球或場地。選定后,參賽雙方有3分鐘的準備時間。
          4.開球
          開球時,所有的機器人都必須位于自己的半場,且必須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裁判將球放置在開球點,所有不開球的機器人必須離球大于25cm。開球方將開球機器人放置在距足球2cm至5cm位置。裁判可以調整機器人的位置,并宣布完成調整。裁判吹哨后,比賽開始。開球機器人觸球后,其他機器人方可觸球。
          某方進球后,應由對方以同樣方式,重新開球繼續(xù)比賽。
          下半場,參賽雙方互換場地及開球權。
          5.競賽計時
          常規(guī)賽:分上下兩個半場,各5分鐘,中場休息時間3分鐘。比賽開始前,每隊有3分鐘的準備調試時間。比賽時鐘將持續(xù)計時(兩個5分鐘半場),不會停止(“被破壞機器人”除外)。計時器由裁判來控制。由于墜球、替補、處理傷員、罰點球、延誤時間及其他原因損失的時間在比賽中進行相應的補時。
          加時賽:雙方在10分鐘比賽中打成平局,且比賽需有勝負時,進行加時賽。加時賽分上下兩個半場,各2分鐘,中間不休息。加時賽中每個參賽隊只有一個機器人上場,守門機器人不參與比賽。比賽規(guī)則同上(包括猜邊、開球等)。加時賽采取突然死亡法,即一方進球后比賽結束。初賽(小組賽)階段采用循環(huán)賽,不設加時賽。
          對于小學組,加時賽上場的機器人數(shù)與普通比賽相同。
          勝負判定:對于加時賽仍然平局的比賽,按照復賽階段各隊的凈勝球數(shù)進行評判;如果各隊的凈勝球相同,按照各隊在復賽階段的進球數(shù)進行評判;如果仍然相同,按照整個比賽過程中凈勝球的數(shù)進行評判;如果還相同,按照整個比賽過程中的進球數(shù)進行評判。
          6.犯規(guī)點球
          指常規(guī)或加時賽中,機器人嚴重犯規(guī)被判罰的點球。罰點球時,雙方隊伍各派出一個機器人做為罰球機器人和守門機器人,其他機器人均應在另外半場。
          對方守門機器人在球被踢出前,必須站在球門線前的中間點。由裁判將球放置在點球位,罰球方將機器人放置在距足球2cm至5cm位置。裁判吹哨后,方可踢球。
          如果踢出的球直接或觸及守門機器人而進入球門,或主罰機器人將球帶入球門,只要沒有犯規(guī)現(xiàn)象發(fā)生,均應判為進球。
          如果守門機器人在球被踢出前發(fā)生移動,且足球未進,則判守門機器人違例,重新罰點球。如果足球進入球門,進球有效,不重新罰點球。
          罰點球時,防守機器人被擠入球門內(nèi),球被雙方機器人卡死,作死球處理。
          如果點球未中或罰點球失?。ㄈ纾毫P球機器人在點球過程中轉身、后退、犯規(guī)等),換由對方在原點球位開任意球。
          7.防守違例
          防守方的兩個機器人不能同時并排在己方球門線前(主動)停留超過5秒鐘;防守方任一機器人身體的任何部分均不能(主動)越過己方球門線進入球門里面超過5秒鐘。
          8.墜球
          由裁判員將足球放在距原在位置最近的墜球點上,雙方機器人可擺放在距足球15cm以外的任意地方;裁判吹哨后,開始繼續(xù)比賽。在擺放機器人位置時,各隊在自己的半場具有優(yōu)先擺放權。
          9.任意球
          獲得任意球的一方可以在球附近(2-5CM)放置一個機器人,其它參賽機器人應放置在離球25cm以外。
          由裁判員將足球放在發(fā)生犯規(guī)的地方,如果犯規(guī)地點距墻壁小于15cm,則將球放在距墻壁15cm處。
          防守違例、出界球、點球未中時,判對方在最近的墜球點罰任意球。
          裁判鳴哨后,繼續(xù)開始比賽。開任意球的機器人觸球后,其他機器人方可觸球。
          10.參賽隊員
          參賽隊員在比賽中應按裁判指示負責啟動、放置、移開機器人等工作,任務完成后應立即退出競賽場地。在比賽進行中,未經(jīng)裁判允許,參賽隊員不能進入競賽場地,也不能接觸機器人和足球,若違反此規(guī)定,視違規(guī)情節(jié)可判罰黃牌、紅牌,甚至直接判對方球隊進球。
          比賽過程中參賽隊員不得通過任何形式與場外人員交流,在裁判員警告無效后,取消該參賽隊本場比賽資格,比賽結束,判對方3比0勝;如果之前對方凈勝球超過3個,按實際比分計算成績。
          11.球的運動
          比賽機器人不能“占據(jù)”球、不能“持球”,即:機器人不能通過堵死球的移動方向來完全控制球。例如:將球固定在機器人身上,或使用機器人身體將球包圍,阻止其它機器人觸球。球必須是可見的著地運動(被踢起時,可允許短時間離地),它不能被壓在機器人底下;不允許使用包圍夾子或圓圈,其它機器人必須能觸到球。裁判員一旦發(fā)現(xiàn)“持球”或“占據(jù)”球,將取消該參賽隊本場比賽資格,比賽結束,判對方3比0勝;如果之前對方凈勝球超過3個,按實際比分計算成績。
          比賽期間允許機器人將球踢起,但踢起的高度不能威脅到觀眾、裁判或隊員的安全。
          12.越位
          比賽沒有越位規(guī)則。
          13.計時暫停
          比賽中沒有計時暫停。
          14.換機器人
          在比賽進行過程中,未經(jīng)裁判員許可,禁止更換機器人。如果需要更換或調整機器人,只能在進球、死球或比賽中斷時,向裁判員提出申請,經(jīng)裁判員同意后,方可替換機器人。替換機器人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則。在每場比賽中,每隊最多有3次更換機器人的機會。在比賽中,更新或重載機器人中的程序,都屬于換員。
          15.修復機器人
          因犯規(guī)所造成機器人嚴重受傷不能正常比賽時,須將受傷機器人移至場外修理,并在1分鐘內(nèi)恢復比賽。
          為保證賽場安全、人員健康和保護環(huán)境,比賽期間禁止使用冷卻劑等化學用品。
          16.機器人臨時下場
          非犯規(guī)情況下,機器人出現(xiàn)運行中止、部件受損或脫落,并影響比賽正常進行時,經(jīng)裁判允許,參賽隊員可拿出機器人,在現(xiàn)場修復,并在最少半分鐘后,經(jīng)裁判允許由參賽隊員將修復的機器人放回原在位置。機器人臨時下場次數(shù)不限,此間,比賽正常進行。
          17.更換競賽場地和用球
          比賽過程中,根據(jù)場地和足球的損壞及比賽的進行情況,裁判員可以調整和更換參賽隊的競賽場地和比賽用球。如果比賽中,足球發(fā)生不亮或破裂等情況時,應立即中斷比賽,將新?lián)Q的足球放在比賽中斷時離原球所在地最近的墜球點恢復比賽。
          18.紅黃牌制度
          比賽過程中,機器人累計技術犯規(guī)滿三次將被出示一張黃牌,兩張黃牌累計一張紅牌。紅黃牌不帶入下一場比賽。
          在比賽中,如有參賽隊員不服從裁判裁決、頂撞裁判,將被出示黃牌警告,情節(jié)嚴重者將被出示紅牌驅逐出場,比賽結束,判對方3比0勝;如果之前對方凈勝球超過3個,按實際比分計算成績。
          19.計勝方法
          在比賽中,進球較多的一方為得勝隊,如雙方均未進球或進球數(shù)目相等,則這場比賽應為“平局”。
          20.小組賽出線方法
          小組比賽中勝1場積3分,平一場積1分,輸一場積0分。積分多的隊伍進入下一輪比賽。出現(xiàn)積分相同的隊伍以凈勝球多的隊伍排名靠前;凈勝球又相同以進球數(shù)多的隊伍排名靠前;進球數(shù)又相同則由抽簽決定名次。
          21.5-8名排名方法
          前4強產(chǎn)生后,根據(jù)淘汰賽成績決定5-8名的排序,不再進行比賽。淘汰賽中凈勝球多的隊伍排名靠前,凈勝球相同以進球數(shù)多的隊伍排名靠前;進球數(shù)又相同則根據(jù)小組賽成績排定名次,排名方法同小組賽出線方法。
          四、犯規(guī)與處罰
          1.沖撞犯規(guī):當球并不在有關機器人控制范圍之內(nèi)時,沖撞對方機器人時為沖撞犯規(guī),判罰任意球。
          2.停賽處罰:初、高中組被罰紅牌的機器人停賽90秒,90秒之后被罰機器人可重新回到比賽場地參加比賽;如果在此90秒內(nèi)另一機器人也被罰紅牌,則比賽結束,判對方3比0勝;如果之前對方凈勝球超過3個,按實際比分計算成績。小學組被罰紅牌的機器人不受停賽處罰,而是由對方罰點球2次。
          3.防守違例:防守方的兩個機器人同時在己方球門線前主動停留超過5秒鐘,或防守方任一機器人身體的任何部分主動越過己方球門線進入球門里面超過5秒鐘。判對方罰任意球。若防守方任一機器人被動進入己方球門里面超過10秒鐘,以墜球方式繼續(xù)開始比賽。
          4.延誤開球:開(罰)球時,開(罰)球機器人在5秒鐘內(nèi)未能觸及球,判延誤開(罰)球。換由對方罰任意球。
          5.點球處罰: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黃牌警告并判罰點球。
          (1)三次沖撞犯規(guī)或嚴重沖撞犯規(guī)而導致對方機器人不能正常比賽。
          (2)累計三次技術犯規(guī)。技術犯規(guī)定義為:①防守違例,②延誤開(罰)球,③裁判未鳴哨即啟動機器人。
          (3)參賽隊員不服從裁判裁決并頂撞裁判。
          6.改變競賽場地和用球:嚴禁修改或破壞競賽場地和競賽用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比賽將暫停,并馬上實施補救措施。如果裁判認定某一隊故意破壞競賽場地和競賽用球,將取消該隊比賽資格。
          五、裁判
          每場比賽委派兩名裁判員執(zhí)行裁判任務。裁判員在比賽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