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新接手了一個班,王志偉是這個班里一名非常出色的學生。他各科成績優(yōu)異,思想積極、懂得謙讓又關心集體,他順理成章地當了班長。由于他的乖巧、聽話,我?guī)缀鯖]有批評過他,其他老師對他也是贊賞有加。
一次家訪,他母親告訴我:“因為作文比賽沒有取得第一名,孩子大哭了一場,這些日子以來,情緒有些低落?!边@事我雖然有所察覺,可并沒有想到會這么嚴重。雖然他不是第一名,可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與第一名僅有一分之差,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這件事引起了我一番深深的思索:優(yōu)秀的孩子常常是在贊美聲中成長的,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大挫折。于是,我開始在工作中打造優(yōu)秀學生健康的心理。
一、動動“手腳”,讓“第一”處于游離狀態(tài)。
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各種競賽中,“第一”的桂冠如果長期固定在一個人的頭上,可能會使“冠軍”滋生一些不良的心理,也會使其他學生對此失去興趣。為了在班級中營造一種蒸蒸日上的學習氛圍,也為了更好地打造優(yōu)秀學生的健康心理,我開始發(fā)揮“手腳”的作用,讓“第一”的桂冠處于游離狀態(tài)。班級開展各項活動時,我總是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一種“半透明”的評比方式,使我的“手腳”有機可乘。比如,在測驗時,如果A和B的實力相當,但上次A是第一,這次我就會把B的作文成績提高一點,使B高出A一點點而居首。這樣,使優(yōu)秀的學生感到:要時時努力,并且能夠正確地看待“第一”,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非第一”。其他的學生也會感到:只有努力,才能進步。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都懂得了先進的未必永遠先進,落后的也未必永遠落后的道理。
二、干部輪換,讓“領導”感受“平民”的滋味。
以往在選用班干部的時候,我都采取民主選舉的方式,這樣表面看來是公正、公平的,可小學生往往把目光停留在幾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這樣一來,每個學期的班干部幾乎都是原班人馬,有的班干已經(jīng)連任幾個學期。我想,如果孩子長期處于“干部”的位置,一旦成為“平民”,對其心理也一定是個不小的打擊??烧l能保證他永遠是“干部”呢?為了使學生從心理上接受“干部”與“平民”無非是一種班級分工,我采用了干部輪換制,每個學生都有當“領導”的機會,也都能體驗當“平民”的感受。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優(yōu)秀的學生不再把“烏紗帽”看得過重。
三、引進批評,讓優(yōu)秀學生感受批評的意義。
長期在鮮花和掌聲的包圍中,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他們在心理上將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面對優(yōu)秀的學生,我開始嘗試著培養(yǎng)他們接受批評的能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學生無論多么優(yōu)秀,都會存在著一些缺點,但我們往往因欣賞他的優(yōu)點而忽略了他的缺點。針對上面的想法,我開始留心優(yōu)秀學生的不足之處,尋找著批評他們的契機。
為了使學生能夠以平常心接受批評,我首先在班里組織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努力創(chuàng)設接受批評的氛圍,使學生理解批評的意義。在活動中,優(yōu)秀的學生認識到自身有許多缺點,并能夠逐漸變得虛心而樂于接受他人的批評了。現(xiàn)在,我們班里有這樣一句流行語:如果你想變得更加完美,就從接受批評開始!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未來的路還很長,無論有多么優(yōu)秀,都不可能永遠是“冠軍”,都不可能永遠擁有鮮花和掌聲,我們要在日常的教育中適時培養(yǎng)他們的抗挫能力,努力打造優(yōu)秀學生的健康心理。